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868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包括:极端气候影响生产稳定、生物能源产业推动粮食新兴需求、金融资本不断介入加剧粮价波动以及国际贸易保护激化供需矛盾等。
一旦当经济紧缩,一些投资过度的地区就会变成希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上的低效率马上会转变为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和银行系统的风险。此文基于作者在清华大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展望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一书发布会上的演讲,为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工作室独家供稿。
经济学的另一个伟大革命是空间因素的引入,我认为这是过去20年以来经济学最重要的进展。改革的动力就两条:第一,由低效率所导致的经济风险不得不面对,积极主动的改革可以尽早地化解风险,实现持续的增长。今天中国的生产要素市场中存在着很多非市场因素,其实都和没有充分重视空间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有关。(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本文作者陆铭为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自马歇尔1890年出版《经济学原理》以来,现代经济学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
很多人都说中国要谨防拉美化,我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比拉美化更加严重的危险是欧洲化在我看来,过去100年里,经济学最伟大的革命是两点:第一,在经济学分析中引入了时间的维度,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资源在现在和未来如何配置,如何使得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处在最优的路径上。要将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和养老村建设的优惠政策统筹起来,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养老村建设和营运,将养老村社会工作者纳入村干部体系,享受村干部待遇。
养老村的构想,是基于两种优势结合而产生的想法。第二,可保障绝大多数中低收入老人安享有质量的晚年生活。因为在一个村庄的范围内有足够的空间和资源满足差异性需求,提供差异性服务。选择离城市较近,或交通方便,或气候宜人的宜居农村做养老村。
农业户籍人口由7亿增加到9亿多,约占总人口的70%。第五,可缓解大城市因人口膨胀导致的城市病。
在养老村养老,生产和消费几乎没有距离,排泄物都可转化为资源利用,即使有少量的垃圾,也可在村庄范围内无害化处理。二是养老村需得到社会认同,在此方面除专家意见外,要有老人组织和代表认同,由老人组织提前出资采购服务(资金由第三方代管,政府给予补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披露,从1997年起,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累计补贴金额达1.2526万亿元,若没有财政补贴,养老金早就出现支付缺口了。准许城市和农村老人自主选择养老村养老,准许有条件的老人分季节在不同养老村流动养老,不受行政地域限制。
再过3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绝对数量会大大增加,而且会普遍出现一对年轻夫妇照顾4—8个老人和1—2个小孩的现象。另一方面,将农民的土地、物产、生态、劳动力等优势转变为服务养老的养老产业优势。面对上述情况,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养儿防老或分散的居家养老几乎越来越不现实,现存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似乎也难以为继。一是养老村必须经过全体村民大会讨论,并形成决议,决议必须明确养老村的性质是村社共同体集体所有制的集体企业,实施企业化管理。
尤其是农村老人,养老保障尤为缺乏。由此可以想象,30年后,农民问题依然是我国最大的问题之一。
统筹考虑农民问题和养老问题或可解决难题可否将农民问题和养老问题统筹起来考虑呢?笔者思考和探索良久,初步认为建设养老村——将养老事业放在新农村建设中统筹考虑,可同时解决两个难题。我们必须在现存的养老体制及模式之外探索低成本、高效用的新养老模式,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养老村建设所需土地在村社共同体内部调整解决。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401期 进入 李昌平 的专栏。养老村应有山有水,生态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且品质优良。以郑州为例,假设一对城市老人的财产为100万元,每月退休金为3000元,如果在城市养老,两人3000元退休金是相当拮据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民数量并没有在高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减少,反而增加了。特许和支持养老村发展内置金融(农民村社共同体内部建立的合作互助金融组织,其收益由共同体享有),以内置金融促进养老村可持续发展。
第三,能够满足不同老人的差异性需要。由村社共同体主办,受益人参与,政府部分出资和有限补助,属村民共同体的集体所有制、半公益性质企业。
而如果这对老人将城市的住房出租或卖掉,到农村养老,则可在环境优美的地方过上衣食无忧、服务周到的生活。据高培勇预计,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政策,到2050年,中国养老金缺口累积将达到该年GDP的95%。
鼓励城乡老人投资(固定年收益率初步设为7%)养老村建设,鼓励城乡老人落户养老村,并有偿获得养老村村民身份和成员权待遇。养老村既能将城市老人的财产优势转变为在农村养老的消费优势,又能将农民的土地、物产、生态、劳动力等优势转变为服务养老的养老产业优势。
这2亿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每个养老村都必须由政府和村社共同体共同出资请专业机构进行科学规划。假如中国未来30年依然保持8%的增长速度,每年1500万农民市民化,也只能转移4.5亿人,届时,中国依然有大量人口生活在乡村。在养老村养老的城乡老人均持养老卡在养老村消费,国家给城乡老人的养老金直接打入在养老村养老的老人养老卡中,由老人自主支配。
政府还需高度重视养老村的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以方便老人带孙子孙女在养老村生活。由国家出资建设养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自来水系统、室内外健身设施、医疗保健设施、幼儿园和中小学、集中式沼气、污水处理、社工服务中心(包括公共食堂)等。
养老村需依托村民集体所有制优势,由村社共同体集体主办和主营,鼓励受益人(老人)出资参与建设和管理,必需的公共基础设施由政府出资,服务于差异性需求的经营性项目保持半公益性质,并对其实施免税政策,大部分项目由职业经理人管理经营。每个养老村生活3000—10000老人,合计有1亿—3亿老人生活在养老村,能够带动5000万—8000万农民就业。
且城市老人到农村养老可为其所在的农村带来服务业发展机会,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一方面,将城市老人的财产优势转变为在农村养老的消费优势。
责任书规定村社共同体的各项责任,协议书规定政府在养老村某些经营性项目中的持股比例和权益。建一个养老村,要过三道门槛。规划需采用参与式的方法,给全体村民和受益老人代表、老人组织参与规划的机会和空间。政府在批准养老村建设的同时,要确定出资的额度,并和村社共同体签订责任书和协议书。
鼓励政策性养老保障机构和商业养老保险机构参与养老村建设和营运。构建养老村养老模式关于我国的养老村建设,笔者经过在河南信阳平桥区郝堂村4年实践探索,大体形成了如下构想。
8.养老村服务对象及权益。老人这个群体有极大的差异性,譬如年龄差异、身体差异、生活背景差异、文化差异、口味差异、收入差异等,养老村养老较之城市福利院、养老院养老的优势在于可以照顾到不同老人的差异性需求。
国家在市区为老人修建活动中心与在农村修建活动中心相比,自然是后者节约大笔资金,在农村甚至根本不需要政府投资,如可采取村集体投资、政府适当补助的方式。在村社共同体集体申报和社会认同的基础上,政府召开听证会后,批准建设养老村。
发表评论